据统计,2008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900亿元,占全球市场总额的45%;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元,增长率高达23%。有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然而,当前我国医疗器械多被国外品牌垄断。近日,记者对我国医疗器械设备现状作了调查,透析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缺位”的原因。
李女士的父亲最近不小心摔了一跤,医生说必须置换人工关节,美国产的,需要十多万元。李女士觉得太贵了,咨询医生是否有价格便宜些的国产关节,得到的答复是否定的。李女士不禁发出疑问,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能造卫星,能载人航天,怎么就不能生产人造关节呢?
医疗设备多被进口产品垄断
在各大医院,患者需要做骨科内固定手术时,医生首先想到和应用的,都是进口品牌。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院士很感慨:“在我们中国的医院里做个常规骨科手术,大小器材全是'洋货’,本土的医疗器械仅为输液皮管、注射器等一次性耗材,这多少有点悲哀!”
邱贵兴介绍说,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逾八成被外国跨国企业垄断,外国医疗器械在我国大医院占有率超过70%,与此同时,高端医疗器械跨国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中低端产品研发,纷纷布局中低端产品的产销。如此强势的“跑马圈地”,使得医疗器械价格居高不下,加剧了老百姓的“看病贵”。
“洋货”未必适合中国人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进口医疗器械价高,是不是就意味着效果好呢?
对此,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姜保国明确表示,“洋货”未必适合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