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为什么还怕吵?
我们总以为耳聋的人声音轻了听不见,要声音大些才好,而且是越大越好。其实不然,很多聋人怕吵,甚至非常怕吵。 人类的听觉是有限度的。就像把水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一样,听力学家把正常年轻人刚刚能听到的几种不同频率的声音人为地规定为听力0级(0dBHL)。听力0级大小的声音正常人勉强能听到。安静环境下的交谈声大约60dBHL左右,听起来柔和适宜。如果在耳边大声喊叫,我们都会反感,因为声音太大了。更大的声音我们会感觉受不了。一般说来,我们的忍受极限不会超过140dBHL。 从刚能听到的0 dBHL算起,到最大极限140dBHL都是我们能听的范围,听力学称为“听觉动态范围”。如果存在听力损失(耳聋),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就不会是0dBHL,而可能是30、60、70听力级甚至更多。假设一个聋人的平均听力损失为(PTA)60dBHL(这意味着60 dBHL是他刚刚能听到的声音,相当于我们的0dBHL)又假设他也有140dBHL的听觉动态范围,则该聋人似乎能忍受200dBHL左右的声音。实际上,不仅没有人能忍受200dBHL的声音,这样大的声音自然界中也根本不存在。 尽管小声听不见,但是绝大部分聋人,特别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对太大声音的忍受能力并不比正常听力者好,甚至更差。别说140dBHL,就是130、120、110 dBHL,他们也往往听得“震耳欲聋”。这是因为他们的听觉动态范围不同程度地变窄了,有时甚至会窄到不足5分贝,也就是说,减小5分贝听不见,加大5分贝又受不了。因此,许多聋人比正常听力者还怕吵。所以在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验配助听器之前要测试患者的不舒适阈,即测试患者能够忍受的最大声音,在助听器的验配过程中才不会出现戴上助听器后觉得太吵而受不了的现象。 耳聋后怕吵,术语称作“重振”(复响)现象。重振是伴随听力损失而来的一种病理变化,其本质是内耳内、外毛细胞协作失调的结果。如何理解重振现象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定条件下的“听觉过敏”。简单地说:说话的声音加大1倍,正常人的听感觉也加大了1倍;有重振现象的的聋人不是这样,说话的声音加大1倍,他们听起来可能会加大10倍。正因为如此,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并伴有重振现象的耳聋患者特别怕吵。
订购电话:021-56149570/66187008
助听器:http://www.aibaoyl.cn/index.php?homepage=aibaoyl520&file=sell&type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