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制氧机专卖

制氧机、鱼跃制氧机、海龟制氧机、易氧源制氧机、宝马制氧机、新松制氧机、英维康...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郭小姐
  • 电话:021-66187008
  • 手机:13681661622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制氧机的发展过程
新闻中心
制氧机的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2012-10-20        浏览次数:21        返回列表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被发明以来,广泛地应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精制。    首先,1958 年,Skarstorm 申请专利并应用此技术分离空气。同时,Gerin de Montgareuil 和Domine 也在法国申请专利。两者的差别...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被发明以来,广泛地应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精制。   

       首先,1958 年,Skarstorm 申请专利并应用此技术分离空气。同时,Gerin de Montgareuil 和Domine 也在法国申请专利。两者的差别是,Skarstorm 循环在床层吸附饱和后,用部分低压的轻产品组分冲洗解吸,而Gerin-Domine 循环采用抽真空的办法解吸。   

       1960 年大型变压吸附法空气分离的工业化装置建成。   

       1961 年用变压吸附分离工艺从石脑油中回收高纯度的正构烷溶剂,并命名为Isosiv 过程,1964年完善了从煤油馏分中回收正构烷烃的工艺。   

       1966 年利用变压吸附技术提氢的四塔流程装置建成,20 世纪70 年代后采用四塔以上的多塔操作,并向大规模、大型化发展。

  1970 年又建成分离和回收氧的工业化装置,用于环保工业污水处理生化的需要。同时被广泛用于从石脑油中提取正构烷烃,再经异构化,将异构化产物加入汽油馏分中,以提高其辛烷的Hysomer过程。

  1975 年试制成医用富氧浓缩器,1976 年开发了用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氮的工艺并工业化,随后采用5A沸石分子筛抽真空制氮工艺。到1983年德国推出性能优良的制氮用碳分子筛。到1979年为止,约有一半的空气干燥器采用Skarstrom 的变压吸附工艺。变压吸附用于空气或工业气体的干燥比变温吸附更为有效。1980年开发了快速变压吸附工艺(又称为参数泵变压吸附)。

  从20 世纪90年代起,由于电能紧张,变压吸附制氧又在炼钢等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