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癌切除因缺乏临床证据 医生、患者面临两难选择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微创外科的发展革新了许多良性疾病的治疗方式,例如在肥胖症与胃食管反流症的外科治疗上,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已经完全取代了常规的开腹手术,然而将腔镜外科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却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从15年前国内首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根治手术成功实施至今,虽然不少专家都赞同应尽量缩小传统手术那种一刀下去三四十厘米长的大切口,但微创手术治疗肺癌如何操作及是否能清扫干净病灶,一直以来存在争议。
在美国,每年约有40000例肺叶切除术,但在全胸腔镜下完成的只占5%。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支持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数据几乎全部是回顾性的。龙教授说道,“当我们向患者推荐使用胸腔镜做肺叶切除时,患者常会问‘那么小的孔肿瘤是不是真的能切干净?’‘淋巴结清扫彻不彻底?’‘微创手术后并发症比开胸手术降低多少?’,由于缺乏严格的临床证据,医生说不上来,患者更担心,往往造成两难的局面。”
因此,必须通过开展大型的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来为胸腔镜技术治疗肺癌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425例随机研究 证明微创手术略胜开胸手术
为比较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治疗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治疗效果、手术创伤、生活质量上的差异,08年,受中山大学5010计划项目支持,由龙浩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联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等我国5家主要胸腔镜中心,开展大型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历时5年,于今年五月初步完成,入组例数达425例。
在悉尼世界肺癌大会上,龙浩教授也首次公布了其研究结果,“从中期分析的结果来看,相比于小切口的开胸患者,使用胸腔镜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对于淋巴结清扫,胸腔镜可以达到与开胸相同的效果,特别值得注意是,细胞因子及肺癌症状量表评估显示使用胸腔镜的患者手术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长期生存方面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差异会更大。”
龙浩教授表示,这是国际上迄今为止关于胸腔镜技术治疗肺癌的最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研究病例数,并且加强随访工作,期待在长期生存上得到更好的结果和证据。
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能否替代开胸手术?
既然胸腔镜下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明显,那是否患者都能考虑使用胸腔镜手术呢?
龙浩教授表示,虽然胸腔镜在早期非小细胞癌的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但切记别‘滥做’。若医生术前对患者病情评估不足,盲目许诺微创,最后因自身技术和经验积累不足做不到,效果不尽如人意,反而招至患者对这项技术的质疑。
“现在一般认为,有广泛的胸膜粘连和不能耐受单肺通气;接受过胸部高剂量放射治疗;接受过胸膜固定术;有脓胸史;肿瘤侵犯胸壁的患者都不适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央型肺癌怀疑肺门结构受侵;术前诱导治疗的患者对于是否开展胸腔镜也存在相对禁忌。”龙浩教授介绍道,随着研究和技术,设备的提高,有些以往的禁区在逐步打破,胸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会进一步扩大。只要严格规范治疗,对于能开展胸腔镜的病人最后要转为开胸手术的比例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