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心脏除颤仪专业代理

除颤仪、便携式除颤仪、便携式除颤监护仪、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心脏除颤仪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自动除颤器在我国遭遇“法规瓶颈”
新闻中心
自动除颤器在我国遭遇“法规瓶颈”
发布时间:2013-08-30        浏览次数:26        返回列表

自动除颤器在我国遭遇“法规瓶颈”

 


为了与国际接轨,尽最大可能挽救人的生命,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举办前夕,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公共场所从国外引进了自动除颤器。2008年,北京进口了700台自动除颤器,安装在奥运场馆、机场、运动员驻地。奥运会期间,这700台“救命仪器”挽救了两个人的生命,一人是教练,一人是运动员家属。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5个出入口各配备1台自动除颤器,并对一批志愿者做了培训,保障了心脏复苏的急救能力。

遗憾的是,奥运期间引进的自动除颤器,在盛会闭幕后却没有发挥它们本应有的作用。据王陇德院士透露,今年8月他在一次急救专业学术会议上获悉,首都机场安装了25台自动除颤器,去年该机场共出现心脏猝死者22人,这些设备却一次也没有使用过。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根据规定,这25台自动除颤器仅限于医务人员使用,但当医务人员赶到心脏猝死发病者身边时,往往已错过了救援有效时间。

除颤器被锁在地铁站办公室内

自动除颤器在上海公共场所的使用情况如何呢?记者展开了调查。

在浦东国际机场,记者没有看到自动除颤器的身影。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航站楼的急救室里有供医务人员使用的除颤器。机场内出现乘客昏倒事件后,摄像探头会拍到,航站楼运行监控中心(TOC)便会立即部署急救行动,同时,工作人员也会通知机场内的医疗急救队伍,并拨打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如发现昏倒的人是突发急性心脏骤停,就会将他送往急救室,用除颤器抢救。

那么,上海的两座机场是否有必要安装自动除颤器呢?复旦大学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教授方祖祥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方教授带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除颤器,在他看来,在偌大的机场里,从发现急性心脏病患者,到将他送进急救室,这段时间很可能超过了4分钟,即错过了“黄金四分钟”这一最佳救治期。据卫生部门统计,上海两大机场每年各发生10例左右乘客心脏猝死,尽管机场与附近医院都开通了绿色急救通道,但其救活率却不到1%,主要原因就在于病人无法在最佳抢救时间内送达医院,而现场又没有心脏猝死的急救设备。

在铁路上海站,记者也没有发现自动除颤器。该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没有碰到过在火车站心脏猝死的案例,但时不时会听说乘客在列车上突发心脏病。另外,员工猝死的悲剧也发生过。方祖祥表示,如果像美国那样,在列车上配备AED,就能更有效地应对乘客突发急性心脏病的情况。

在本市的地铁站,有两个站点——上海体育场站、上海体育馆站备有自动除颤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本报与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上海市卫生局健康教育所、上海市胸科医院、飞利浦(中国)公司联合举办了“奥运感动心”预防心脏性猝死爱心志愿行动。当时,飞利浦(中国)公司向轨道交通上海体育场站、上海体育馆站捐赠了两台自动除颤器,用于急救奥运赛事观众。胸科医院还对这两个地铁站的员工进行了AED操作培训。

昨天,记者走访这两个地铁站时了解到,两台受赠的AED并没有放置在公共场所,而是锁在了办公室里。谈起AED“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现状,地铁站长显得颇为无奈。“接受过操作培训的人员都已不在这里工作了,没人会用这种设备。而且根据规定,在碰到突然发病的乘客后,我们会让他躺下来或护送进休息室,并立即拨打120,等待医务人员的到来。”这位站长表示,他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无法对乘客进行医疗急救。

 

 

QQ:2452623991
爱宝网1:http://www.aibaoyl.cn
爱宝网2:http://www.aibaoyl.cn
http://woaibaobao3.cn.aibaoyl.com/
咨询电话:021-66187008/66187055/13681661622 y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