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ta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线故障率较高
波士顿(EGMN)——心律学会(HRS)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与其他生产商生产的导线相比,Riata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导线发生故障的几率明显更高。
这项研究在美国7个中心进行,由明尼阿波利斯心脏研究所的Raed Abdelhadi博士及其同事开展。所有入组患者的年龄均大于18岁。研究者对774例植入8-French Riata导线的患者(平均随访4.2年)和307例植入7-French Riata ST导线(平均随访3.3年)的患者的全因故障和电子故障进行了探讨。对照组是来自一项探讨Sprint Fidelis 导线使用寿命和故障危险因素的3中心研究中的Quattro Secure ICD导线(Medtronic)组(Circulation 2011;123:358-63)。排除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绝缘的ICD导线(RIATA ST Optim和Durata导线)。
导线故障定义为“导致置换的阻抗异常、表现为非生理信号的电子噪声、需要植入导线的起搏阈值增加或R波幅降低、由于明显的导线异常而无法获得有效治疗效果、或荧光镜透视检查或X线检查清楚可见导线外露……,即使导线功能正常且电子环路完整。”功能异常(如,导线电极功能完整但传出阻滞和生理感知过度)和导线脱位(除非是由固定机制不佳引起)均不属于故障。故障的征象包括导致不当治疗的噪音、导致失夺获和晕厥并需要置换导线的阈值增加的情况、异常起搏阻抗、异常高压阻抗、需要置换导线的R值降低、以及除颤阈值测试失败伴异常高压阻抗、需要置换导线。
末次随访时,在1,081例植入Riata和Riata ST导线(St. Jude Medical)的患者中,712例(66%)可正常活动且功能正常。在取出导线的302例(28%)患者中,266例的原因为死亡,10例为移植,5例为穿孔,4例为感染,17例为其他原因。Riata导线组的故障发生率为1.93%,显著高于对照Quattro Secure导线组的0.43% (P<0.0001)。Riata ST导线组的故障发生率为0.5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对10%的导线进行检查,查看有无导线外露的情况,结果发现27例(25%)存在此类情况。在该组中,7例(26%)导线发生故障。
有65例Riata导线故障和5例Riata ST导线故障,全因故障发生率为6.2%。在该组中,47例故障的原因为电极故障,其中上述7例故障由导线外露引起。另外20例导线虽然功能正常但导线外露,符合故障定义。相比之下,在1,668例植入Quattro Secure导线的患者中,23例(1.37%)导线发生故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ICD植入的一级或二级指征、射血分数、心脏病类型以及导线植入位置均与导线故障风险无显著关系。对Riata ST导线进行分析也获得相同结果。
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使用回顾性设计、仅检查10%的导线是否存在导线外露的情况、以及Riata ST组的随访时间比另外2组短。此外,大多数导线故障未被返回产品分析所证实。
Abdelhadi博士声明无经济利益冲突。
爱宝网1:http://www.aibaoyl.cn
爱宝网2:http://www.aibaoyl.cn
电话:02166187055 66187008 y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