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您言语”专栏记者: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刘霞表示,坐月子的不少习俗,是受当时经济、饮食、卫生条件的限制而积累的民间经验。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应该科学正确地看待这些经验。
洗浴注意保暖
传统说法认为坐月子的产妇不能洗澡、洗头,尤其是在冬天,最好滴水不沾,还要包头。这些都是因为以前生活条件比较差,怕产妇受风着凉。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产妇在月子里应注意个人卫生。顺产的妈妈在产后24小时才可以擦浴,产后1周可以开始淋浴。剖宫产的妈妈要等伤口恢复后才可以淋浴。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不可以坐浴或是盆浴,这样会增加子宫感染的机会。每次洗澡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水温在36℃左右为宜。洗澡后要立刻擦干头发和身体,穿好衣服,防止受凉。
确保口腔清洁
老人常说在月子期间不能刷牙,否则将来会得牙痛病、牙齿过早脱落,其实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如果月子里不刷牙,反而会导致口腔内大量细菌生长繁殖,造成牙周炎、牙龈炎等一些口腔疾病。建议从产后第一天就用温水漱口或刷牙,保持口腔的卫生,这样也可避免将口腔内的细菌传播给小宝宝。
衣着舒适卫生
冬季,衣着以宽大、柔软舒适、清洁卫生为原则,只要家中有暖气,屋子不漏风,就不用像过去那样在卧室里戴帽子、穿厚衣服。衣服要勤换、勤洗、勤晒,尽量穿纯天然材料的衣服,内衣裤也尽量挑选吸水性强的棉质地的,这些棉织品衣服柔软舒适、透气性好,吸湿保暖。
室内适当通风
坐月子时,要确保适宜的房间温度和湿度。可以用空调和暖气把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用加湿器确保室内湿度在55%至65%。另外,也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细菌数量。开窗时要避免室内对流风,不要让风直接吹到产妇和宝宝身上。可以选择在中午开窗换气,先挂上窗帘,防止风直接吹进来,并让产妇和宝宝先去另外一个房间。
注意“劳逸结合”
产后需要适当的活动,使人的气血流通,使五脏六腑功能旺盛。卧床过久,会导致倦怠乏力,不利于淤血的排出。注意腰部护理,避免提过重或者举过高的物体。经常活动下腰部,使腰部肌肉的疲劳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