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B超专业代理

便携式B超、推车式B超、全数字B超、黑白B超、彩色B超、B超诊...

网站公告
上海爱宝医疗器械作为高品质的医疗器械产品的提供商,向全国客户低价格供应专业代理销售B型超声诊断仪、眼科A/B超、动物B超、便携式B超、推车式B超、全数字B超、黑白B超、彩色B超、B超诊断仪、超声诊断仪、进口B超、国产B超、兽用B超、宠物B超、眼科A超、眼科B超、眼科超声诊断仪、彩色多普勒诊断系统、彩超、阿洛卡B超、GE B超、迈瑞B超、汕头B超、美科B超、旭康B超、威尔德B超、凯信B超、日本B超、美国B超、广东B超、江苏B超、四川B超、B超价格、B超报价、B超检查、B超数据、B超结果、怀孕B超、孕期B超、B超应用、B超原理、B超特点等超声系列产品 B超更多详情请咨询:021-66187083 13681661622 http://www.aibaoyl.cn/sell/list-htm-catid-376.html http://www.aibaoyl.cn/html/chanpin/chanpin2/a1/a70/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陈小姐
  • 电话:021-66187083
  • 邮件:2538351099@qq.com
  • 手机:13681661622
  • 传真:021-66145903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防治糖尿病 运动有奇效
新闻中心
防治糖尿病 运动有奇效
发布时间:2013-11-24        浏览次数:11        返回列表

 专家表示现代医学控制糖尿病有五个重要手段,分别是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及健康教育,这其中运动疗法最不为人重视。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运动有其特有的风险,其运动疗法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的科学运动,切不可跟风运动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原则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运动有效改善代谢机能
  能治愈早期轻度糖尿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彬医生说,运动应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那些肥胖和早期轻度患者,运动比药物治疗更重要。运动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可有效改善人体代谢机能,通过肌肉活动,加速葡萄糖向细胞内转移,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或使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力提高,实现控制血糖并减少药量的作用。同时运动可促进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也能减少尿糖。运动还能改善脂质代谢,能够提高骨骼肌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减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通过改善脂质代谢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预防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并发症。另外,运动能够缓解压力,消除对疾病的焦虑和精神负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运动计划涵盖减肥目标
  中等强度运动更适合
  王彬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项目选择要根据个人体检情况而定。通常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年龄较轻,消瘦且体力不足,适合于低强度的活动如散步、健身操、太极拳、骑车或轻便的家务活动。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中年以上者体型多肥胖,在制定运动方案时需考虑增加减肥的目标,因此在心脏功能的允许情况下可以进行类似的快走、慢跑、乒乓球、跑步、登山、跳现代舞、骑自行车,上高坡等中等强度的运动形式。运动过程原则上应先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步进入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强度的计算方法各异,临床上常以达到最大耗氧量的60%(即中等强度)来计算,并以估计运动中的脉率来表示,即运动中的脉率(次/分)=170-年龄。一般中等强度的运动以20至30分钟为好,低强度的运动可延续至45至60分钟,但仍需要因人而异,若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大汗、面色苍白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单纯饮食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运动3至4次(或隔日一次),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最好能每日定时运动。
  现在适合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糖尿病病前期人群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户外快慢步行。步行速度可采取快慢结合的方式,先快步行走5分钟,然后慢速行走(相当于散步)5分钟,然后再快行,这样轮换进行。步行速度亦可因人而异。身体状况较好的轻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钟120至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钟110至115步;老年体弱者可慢速步行,每分钟90至100步。开始每天半小时即可,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1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第二,室内蹲下起立。开始每次做15至20次,以后可增加至100次。仰卧起坐。开始每次做5次,以后逐渐增加至20至50次。第三是床上运动。分别运动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开等动作。适合体质较弱的患者。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可以慢跑、跳绳、上楼梯、爬山、骑自行车、游泳、跳韵律操等,跑步时膝关节负荷过重,过度肥胖者不适合。
  糖尿病患者运动有风险

  体检后需医生指导进行
  王彬说,尽管运动对治疗糖尿病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但糖尿病患者运动有其特有的风险。如中低强度运动能引发低血糖,高强度运动能令血糖升高,诱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中年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尤其是荷重关节如髋,膝和踝等,运动可能加重其病变。另外,运动可加重糖尿病患者心脏负担,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等疾病。为保证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安全,王彬提醒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是在医生指导下的科学运动,通常主张在实施运动计划前要全面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条件的最好进行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或运动试验,眼底、足部、关节和肾脏,以排除潜在疾病或损伤以及慢性并发症等危险因素,并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开始实施个体化的运动锻炼,为了确定运动方案的安全性,患者可在运动初期监测单次运动前、后血糖,以供医生参考。
  开始运动疗法后,正在接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运动时应随身携带吸收较快的食品,如饼干、糖果、水果和饮料,以备低血糖时食用。发生低血糖时可以根据情况给予食物补充或减少降糖药物剂量。若运动前血糖低于、接近正常或运动前最后一餐已经超过90分钟,则需要在运动前加餐。运动前先作适当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做调整运动,力求平稳。要避免在过分冷、热、湿或烟雾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运动。运动要穿舒适柔软的鞋子,运动前后仔细检查足部,并注意运动时周围的环境。运动时间较长应注意饮水。此外,运动可使收缩压增高,当收缩压大于180mmHg时,需停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