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呼吸:脏空气每年致40万人早死
空气污染致死被研究证实:以PM10计,中国每年“早死”的人数可能达35万至40万;以PM2.5计,仅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每年“早死”人数就达8000余人。
呼吸本身不能杀死人,但污染严重的空气有时可以
2012年12月18日,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城市空气质量相对于2010年没有改善,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将达8572人,因“早死”而致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人民币。
报告题为《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这是中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空气污染致人死亡研究报告。报告发表后,在公众中反响巨大。
12月19日下午,财新记者采访了上述报告的第一作者潘小川、第二作者李国星。潘小川是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室内外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定量评价及方法、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及方法学”;李国星为该学院博士。潘小川告诉财新记者,报告所称的“过早死”实际是指超额死亡,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没有达到平均寿命的过早死亡”。所谓超额死亡是一种计算在某种因素作用 下的死亡率的概念。正常情况下,人类的死亡数量会保持一定的节律,但由于某种因素影响,这种节律就会被打乱,使死亡人数增加。此次报告中提到的“早死”是 指完全由于PM2.5增加所造成的超额死亡。潘小川称:“我们所用的研究方法是定量评价,从环境流行病学的角度,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这是国际上常用、非常 标准的通用方法。”
潘小川还透露了一个事实,上述研究仅是中国首份公开发表的空气污染致人死亡报告,并不是首份报告。
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和当时的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形成的结论之一是:以PM10为指标衡量的空气污染,每年在 中国导致35万至40万人“早死”。作为参与该研究的中方专家,潘小川表示,因为种种原因,报告中的死亡人数最终没有公开发表。
潘小川指出,空气污染致人死亡仅是其严重后果之一,污染还会致人生病,导致大额的经济损失。这些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空气杀手
潘小川说,正常情况下总会有人死亡,但肯定有一个正常死亡的基数。团队在做这项研究时,控制其他因素,得出科学意义上的与PM2.5有关的超额死亡数。
潘小川强调,研究团队的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先利用四个城市2004年到2009年间的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以及同期疾病控制中心统计的呼吸系统疾 病、循环系统疾病等病因死亡数据,建立相关暴露反应关系模型和健康经济损失计算模型,并根据2010年公开的PM2.5数据,对与之关联的超额死亡数量和 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
最终公开发布的报告显示,经测算,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因PM2.5污染导致超额死亡人数分别为2349人、2980人、1715人、726人,共计7770人,经济损失分别为18.6亿元、23.7亿元、13.6亿元、5.8亿元,共计61.7亿元。
一向被认为空气较好的上海和广州,在空气污染造成健康和经济损失方面,并不比北京、西安等空气质量总体较差的地区少。潘小川表示,空气质量越好的地方,暴露反应关系会更加敏感。
报告研究结果则显示,控制空气污染,降低PM2.5浓度,将有效改善公众健康和挽回经济损失。
如果空气质量有所改善,PM2.5能够达到年均35微克/立方米或年均15微克/立方米(即中国将于2014年开始执行的《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二级或一级空气标准),四地的“过早死亡”人数就会出现显著下降。
如果当年空气污染降至PM2.5含量10微克/立方米,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时,四地“早死”人数则可实现高达81%的降幅。
上海爱宝家用医疗器械店,价格低,型号齐.
电话:021-66187008 13585646082
详情点击官网:(爱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