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科学中心”网站11月12日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学者通过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向在急诊室内接受过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自动发送日常健康提示短信会改善他们出院后病情的控制情况:他们对药物的依从性更好,血糖水平控制得也更理想。
研究人员选取了一群血糖控制状况不佳的成年糖尿病患者,他们都在公立医院的急诊室接受过治疗。出院后6个月内,他们每天接到两条健康提示短信。这些短信的内容包括:“糖尿病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多吃果蔬、豆类和谷物食品,少吃盐和脂肪”,以及一些是非判断题,如:“吃糖太多或其他甜食会导致糖尿病”等。
发表在《急诊医学年鉴》上的统计显示,接到短信的糖友的血糖水平下降了1.05%,自我报告的服药依从性从4.5分提高到5.4分(满分为8)。这些病人再次到急诊室就诊的比例为35.9%,而控制组的比例为51.6%。参与这项调查的患者中有93.6%的人非常喜欢这种方法,愿意把这种方法推荐给家人和朋友的比例达到了100%。
美国密歇根州的丹佛健康与医院管理局也开展了这项研究。研究员们发现,收到短信提示的糖友们在测试的一周里,50%回复了健康信息提示,66%的患者直接回答了当天的血糖读数。
通过短信提示有针对性地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识,能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中。手机这种沟通工具,有效地平衡了患者间的医疗条件的差距,并减少了医疗开支。正是看到了这些成效,美国计划将这项慢病健康管理方式陆续推广到全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