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鱼跃小儿便携式吸痰器7E-B
商品型号:7E-B
产品参数:
主要材料:塑料
电源电压:AC220V±22V 50HZ±1HZ
输入功率:90VA
极限负压值:≥0.075MPa
负压调节范围:0.02MPa—极限负压值
噪音:≤65dB(A)
抽气速率:≥15L/min
熔丝管:RF1 5*20/1.5A
贮液瓶:1000mL,1只
外形尺寸:280*196*285mm
商品毛重:5.5kg
商品净重:4.5kg
附件清单:空气过滤器2只,吸引软导管(长度2米)1根、吸痰管(F8)1根(7E-B)、熔丝管(RF1 5*20/1.5A)2只


1.采用无油润滑活塞泵,无油污污染
2.噪音低,便携式吸痰器
3.贮液瓶隐藏埋入式新颖结构设计,方形负压表,全塑外壳设计
4.设备运行中不会产生正压,确保其性能可靠,使用安全
5.负压调节系统可根据需要无级调压
6.采用先进的防溢装置设计,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粘质液体溢入机体
7.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尤其适应各种急救场合和外出巡诊需要。
8.贮液瓶隐藏埋入式新颖结构设计,方形负压表,全塑外壳设计是国内同类产品首创,不仅降低了噪音,而且使吸痰器新颖、美观,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9.本机采用先进的防溢装置设计,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粘质液体溢入机体。

产品结构:
主要由真空泵、真空表、负压调节阀、空气过滤器、贮液瓶组成。
用法用量:
1.首先将贮液瓶内加入少许清水;
2.检查贮液瓶盖密封圈是否完好,检查贮液瓶气密性是否漏气。
3.检查吸痰器附件是否齐全。
操作步骤:
1.将吸痰器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绿灯亮。
2.打开负压开关,同时将乳胶管折叠。
3.观察方形负压表,同时调节负压调节旋钮,调至合适负压。
4.一手持吸痰管放气孔一端,并将放气孔塞堵住放气孔。
5.另一手持吸痰管将吸痰管末端伸入患者气管,即可开始吸痰。
6.待痰液吸出至贮液瓶内,将吸痰管末端从患者体内取出,吸痰完毕。
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衔接吸痰器后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痰器的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吸引管是否通畅。
2.使病人面向操作者,头略后仰,昏迷病人可用开口器帮助张口,再将吸痰器的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管至咽部)
3.当插入到适当位置后再接通电源,并使吸痰器的吸痰管左右旋转,缓慢上移,向上提出,将咽部及口、鼻分泌物逐段吸尽。
4.吸引过程中,应随时吸水冲洗汲痰管,以免痰液堵塞。(如痰液过深不易汲出,可借助吸痰管插入的机械刺激,使病人作有效咳嗽动作,待咳嗽停止后再吸。)
5.吸痰完毕冲洗痰管,最后将下班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的瓶中。
温馨提示:
1.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时,护士应洗手,最好应戴无菌手套,送管时,应中断负压,当达到一定深部时再进行负压吸引,并将吸痰器的吸痰管左右旋转,边吸,边上提。
2.当听到痰声后稍停数秒钟,以便吸净该处痰液。在吸痰前后,应加大氧气流量或呼吸机吸入氧浓度1-2分钟,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防止缺氧。
3.痰液粘稠时,可反复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5ml,在病人使用吸痰器吸气时注入气道进行气道冲洗,以刺激病人咳嗽及稀化痰液。待药物注入1-2分钟后,再使用便携式吸痰器进行吸痰。
4.一次使用便携式吸痰器吸痰吸引管在气道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0-15秒,停止给氧时间不超过20秒。对有自主呼吸的病人,应在深呼吸5次后,生命体征恢复到原有水平时再进行第二次吸痰。
注意事项:
1.吸痰前先吸入清水将吸痰管和乳胶管内壁湿润,防止痰液附着在管路内壁造成清洗麻烦。
2.吸痰前将吸痰管末端用生理盐水沾湿再进行吸痰。
3.每次吸痰不能超过15秒;如需再吸,要间隔3分钟。防止损伤内腔粘膜。
4.吸痰时若不慎将患者内腔粘膜吸住,不得将吸痰管随意取出,应及时打开吸痰管放气孔将负压释放,待患者不适感消失后方可取出吸痰管。
1.监测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
使用鱼跃便携式吸痰器7E-A型的吸引器前须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贮液瓶的痰液应随时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马达内损坏吸引器;吸引器用后应随时消毒各管道及贮液瓶,放置在干燥处,定期维修保养。
2.熟练操作,严格无菌,防止交叉感染
吸痰运用应轻稳,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管粘膜;使用鱼跃便携式吸痰器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内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吸痰器的吸痰管须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所有物品每日灭菌1次;自气管导管内吸痰的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径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