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尿少、烦躁不安、脉搏细速皮肤湿冷、脉压变小等表现 ,及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1 严密观察血压:有合并症,血压不稳定者应没隔10分钟监测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无合并症每隔2小时测1次。
2.2 进行心电监护 护士必须熟悉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性,及时发现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尽快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电极位置一定要固定好,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患者翻身时电极脱落。
2.3 心功能的观察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出入量情况,注意观察患者颜面四肢水肿情况,为患者输液时控制滴速及液体量,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在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尿量,防止低血钾发生。
3.1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采用低流量氧气吸入法是缓解疼痛的方法之一。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早期足量的吸氧可缩小梗死面积,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1】。吸氧期间应注意鼻腔的清洁及鼻导管通畅。
3.2 解除疼痛,根据医嘱应用吗啡类镇痛剂,剧烈疼痛是促使休克和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之一,必须尽快解除。
3.3 应用抗凝剂的护理:抗凝治疗期间,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出血部位多见于穿刺点,黏膜,偶尔见于颅内,消化道和泌尿道。穿刺后可适当延长局部压迫止血的时间,必要时加压包扎,减少并尽量避免多次静脉注射。
3.4 加强监护意识,密切注意溶栓后的副作用: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但溶栓后出现的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溶栓治疗后应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ST段和T波的变化及其心电图的演变,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即使给予有效的处理。
4.1 饮食护理:病人的饮食中,应给予高维生素、足量蛋白质、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食用适量的蜂蜜,并强制戒烟[1]。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4.2 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每晚睡前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必要时可用缓泻剂,也可用开塞露或盐水低压灌肠,保持大便通畅[1]。
4.3 生活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2周处于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病人的翻身、洗漱、饮食、大小便等,均有护士协助,并做肢体被动运动,以防血栓形成。2周后,指导在床上活动,动作要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3周后,可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病重或有并发症者,必须延长卧床时间。
4.4 心理护理: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的恐惧和焦虑,所以我们要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宽松。要保护病人的隐私,以减少环境对病人的刺激。鼓励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上海爱宝家用医疗器械店,价格低,型号齐.
电话:021-66187008 13621703644
详情点击官网:(爱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