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接连不断的高温天气让人不堪忍受,在这样的天气里,不仅身体感觉中暑,甚至连心理也仿佛“中暑”,而专家则表示,高温天气会让人“心理中暑”。
很多人在持续高温的天气下不仅出现了头晕、乏力、胸闷、发热等症状,有时候还心烦意乱、情绪 暴躁,甚至与别人的口角也多了起来。对此,专家指出,天气确实会对人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夏天天气炎热,人的睡眠和食欲都会相应减少,再加上出汗增多,就会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从而影响到情绪、心境、行为等方面。
据研究,气温在20℃~22℃的情况下,人心情舒畅;在18℃~20℃时人的工作效率最高。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不仅大汗淋漓,而且心虚气短、情绪不稳心情烦躁,易产生过激行为,精神病发病率也大大提高。在炎热的夏季,有不少人会出现思维紊乱、爱发脾气、容易忘事等症状,这就是“心理中暑”。
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有的人情况更严重,要么是肝精火旺、烦躁易怒,要么是郁郁寡欢、了无生趣。这些都是“心理中暑””的症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高温闷热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
高温天气引发的情绪障碍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所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夏季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负面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如转移注意力、深思熟虑后再行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