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吃鸡接受采访
昨日,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专家李兰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笑吃鸡。她表示,虽然目前认为人感染H7N9病毒的传染源可能为携带该病毒的禽类,但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两分钟以上即可灭活。因此烧熟煮透的鸡、鸭等可以放心食用。新华社发
目前,所有发现的H7N9感染都发生在我国候鸟迁徙的东亚澳大利亚通道上。在当前对候鸟的禽流感监测中,应重点监测被称为“哨兵候鸟”的雁鸭和鸻鹬,其目前正在河北等地停留,之后还会飞往天津、秦皇岛等地。不过,候鸟直接把禽流感传给人的几率很小。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疫病研究组组长何宏轩
新京报讯 (记者金煜)据中科院研究显示,此次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而目前发现的所有感染案例都发生在我国候鸟迁徙的东亚澳大利亚通道上。候鸟迁徙和禽流感有什么关系?候鸟会不会把病直接传染给人?人类是否可以和野鸟接触?对于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疫病研究组组长何宏轩做了解释。
“哨兵候鸟”已到河北
何宏轩参与了目前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禽流感溯源专项科研,他和他的同事正在追踪我国迁徙中的候鸟,以监测其和禽流感传播的关系。
根据其研究,新出现的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是水禽,其中,雁鸭和鸻鹬应为重点监控对象,它们被称为“哨兵候鸟”。这主要是因为此前的研究经验中,这两类候鸟多具有标志性的特点,可以用来研究鸟类迁徙规律。
他表示,目前,雁鸭和鸻鹬已经从浙江等地北飞到河北等地了,下一步将飞到天津、秦皇岛等地。北京地区目前也有一些雁鸭和鸻鹬,但已经过了停留的高峰期。
他介绍,监测鸟类主要是从越冬地、繁殖地和停歇地三个点来追踪,根据鸟类迁徙时间抓紧采样,他和其他的动物学家目前也正在河北等地采样哨兵候鸟,此后将跟踪候鸟北飞的路径。
不能肯定候鸟带来病毒
何宏轩表示,禽流感和候鸟传播有关系。在新的H7N9禽流感事件中,目前发现的所有感染案例都发生在我国候鸟迁徙的东亚澳大利亚通道上。但是,现在还不能直接说,就是野鸟在传播病毒。“病例都出现在东亚澳大利亚通道上,这是巧合还是相关的,这需要进一步实验分析。”
他表示,目前来看,人感染禽流感还是散发状态,病例之间没有直接的流行病学关联,还不能说就是候鸟迁徙带来的传播,但也不能排除候鸟迁徙的因素。“我们检测的都是健康的候鸟,但这种健康的候鸟有可能在迁徙过程中对家禽和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危险和隐患,因此加强对野生鸟类禽流感的持续监测,对家禽,对人类健康的意义是很大的。”